IT学习资源网-海量IT学习知识_IT学习资源 Python Python中如何实现k-means聚类算法?

Python中如何实现k-means聚类算法?

    k-means聚类算法是一种常用的无监督学习算法,用于将数据集划分为k个不同的类别。下面给出一个具体的解决方案,来说明Python中如何实现k-mean…

    k-means聚类算法是一种常用的无监督学习算法,用于将数据集划分为k个不同的类别。下面给出一个具体的解决方案,来说明Python中如何实现k-means聚类算法。

    解题思路步骤:

    首先,导入所需要的库。我们将使用numpy库进行数据处理,以及使用matplotlib库进行可视化展示。

    加载数据集。可以使用自己的数据集或者使用已有的示例数据集,如sklearn库中的digits数据集。

    对数据进行预处理。如果数据集中存在缺失值或异常值,需要进行数据清洗。如果有需要的话,对数据进行标准化或归一化。

    初始化聚类中心。通过随机选择k个数据点作为初始的聚类中心。

    计算每个数据点与聚类中心的距离,并将数据点分配给距离最近的聚类中心。

    更新聚类中心。将每个聚类中心更新为该类别中所有数据点的平均值。

    重复步骤5和6,直到聚类中心不再发生变化或达到最大迭代次数。

    示例代码如下所示:

import numpy as np
import matplotlib.pyplot as plt
from sklearn.datasets import make_blobs
# 生成示例数据集
X, y = make_blobs(n_samples=500, centers=4, random_state=0, cluster_std=0.5)
# 初始化聚类中心
k = 4
random_indexes = np.random.choice(range(len(X)), size=k, replace=False)
centroids = X[random_indexes]
# 迭代更新聚类中心
max_iterations = 100
for _ in range(max_iterations):
    # 计算每个数据点到聚类中心的距离
    distances = np.linalg.norm(X[:, np.newaxis] - centroids, axis=-1)
    # 将数据点分配到最近的聚类中心
    labels = np.argmin(distances, axis=-1)
    # 更新聚类中心
    new_centroids = np.array([X[labels == i].mean(axis=0) for i in range(k)])
    # 如果聚类中心不再发生变化,则停止迭代
    if np.allclose(centroids, new_centroids):
        break
    centroids = new_centroids
# 可视化展示
plt.scatter(X[:, 0], X[:, 1], c=labels, cmap='viridis')
plt.scatter(centroids[:, 0], centroids[:, 1], marker='*', color='r', s=200)
plt.show()

    在以上示例中,我们首先使用make_blobs函数生成一个示例数据集,然后使用k-means聚类算法将数据分成4个不同的类别。通过迭代计算每个数据点与聚类中心的距离,并将数据点分配给距离最近的聚类中心。通过不断更新聚类中心的坐标,直到聚类中心不再发生变化或达到最大迭代次数。
最后,我们使用matplotlib库将聚类结果可视化展示出来。 

    通过以上步骤和示例代码,我们可以在Python中实现k-means聚类算法,并进行数据集的聚类分析。

本文来自IT学习资源网,若有错误烦请指正,谢谢!转载请注明出处。https://www.itziy.cn/20231030/1199.html

作者: Bunge

这个人很懒,所以啥也没有! 只望各位要保持学习的热情,认定的事情,一定要尽力做到哦!
广告位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

联系我们

联系我们

1751282.........

在线咨询: QQ交谈

邮箱: 1370084491@qq.com

工作时间:周一至周五,9:00-17:30,节假日休息

关注微信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
关注微博
返回顶部